維也納從16世紀開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皇朝的帝京,直到今天仍是奧地利的首都。因為哈布斯堡皇室熱愛藝術而形成的六百年傳統,使它成為一座世界著名的藝術名城,古城區有著眾多的巴洛克建築群,以及濃郁的音樂氛圍更使它享有「巴洛克之都」和「世界音樂之都」的美譽。
2018年的5月13日,是我們在維也納的第二天,今天的行程是霍夫堡皇宮,探訪奧匈帝國的皇室深宮生活,以及環城大道,欣賞多彩多姿的19世紀建築。
霍夫堡皇宮是奧匈帝國的統治核心,也是統治奧奧匈帝國長達60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駐在地,更是19世紀時曾經在文化政經上撼動歐陸的焦點。
一早出門,搭乘地鐵U3號線,發現地鐵上的博愛座用這樣的圖案來標示,非常有趣,
在Herengasse站下車
出地鐵站沿紳士街往南面步行約3分鐘就可到達聖米歇爾廣場,街道上有趣的裝置藝術,
早上的維也納街道非常宜人,空氣清新,
紳士街的兩旁都是宮殿式的巴洛克建築,處處展現出奧地利帝國的華貴大氣,很多商店還沒有開門,行人稀少,
這一家糖果店,櫥窗内擺設著讚棒棒糖組成的花藍,非常壯觀,
街對面這一家店是KLIMT SHOP, 大概是販賣與著名畫家克林姆相關的商品吧。
紳士街的盡頭是著名的聖米歇爾廣場,走入廣場,一眼就看見霍夫堡皇宮矗立在廣場的西面,鑲著金邊的綠色的圓頂,在藍天白雲下,光芒耀眼,白色的巴洛克宮殿氣勢宏偉,在維也納眾多的建築中,盡顯其九五之尊的地位。過去幾百年以來,這裡一直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心,一任又一任的皇帝,從這裡發號施令,統治著帝國遼闊的版圖。
這是霍夫皇宮的平面圖,可以清楚的看出皇宮大致分為新王宮、舊王宮、宰相宮、亞梅麗亞宮、英雄廣場、阿爾貝蒂納宮、瑞士宮、國立圖書館、騎馬學校等部份,約有18棟建築物,超過19個中庭、庭園,包含2500間以上的房間,是名符其實的深宮內苑;這樣眾多的建築物並非是同一時期建成,因為每位統治者或多或少都進行過擴建,因此皇宮的結構也反映了這7世紀以來的建築風格轉變。
以建於1220年前後的第一個館為核心,歷代的君王們再陸續重覆著增建、改建的工程,因此集合了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其中最古老的是斯威思宮(Schweizerhof),建於13世紀,在15~16世紀以文藝復興式風格增建,門口是紅藍相間、色彩鮮豔的「瑞士門」。最晚興建的是新王宮,完成於19 世紀中後期。皇宮過去是皇室居住的地方,裡面仍然保留了最後一任皇帝法蘭茲·約瑟夫與其妻伊麗莎白的寢宮、皇室的辦公室、宴會廳及皇室禮拜堂等
這是由三張照片合成的全景圖,正中間是聖米歇爾大門,過去曾是皇宮的正門入口,左手邊是西班牙騎馬學校,右手邊是皇帝的起居室。
整幢建築一氣呵成,非常華麗大氣的巴洛克式風格,左中右各有一個圓頂,牆面和屋頂都有許多雕塑。廣場的中間保存著近年從地下挖出的羅馬時代的遺跡。
這是正中間的圓頂和雕塑,
這是中間兩側的雕塑,
這是右邊的圓頂和雕塑,有著哈布斯堡的像徽圖案雙頭鷹,
廣場的東面有一座白色的教堂--聖米歇爾教堂,過去曾經是讓皇室人員參加彌撒的地方,是座建造於13世紀的古老教堂,
米歇爾教堂也是重要的宗教音樂表演場所,據說音樂家莫扎特的最後一部作品『安魂曲』就是在這座教堂裡首演的,
我們進去參觀的時候,裡面正在舉行彌撒,不好意思拍照,靜靜的看了一下下,又靜靜的走了出來。
這是教堂外希腊式的大門
屋頂上的女神雕塑,手拿金色的劍和盾牌,造型優美,動感十足
廣場上圍欄中的是羅馬時代的遺跡,
這是另外一條街格拉本大街的街景,
接著我們走近宮殿的外牆欣賞雕塑,這是左側的一組噴泉式的雕塑,另外一邊也有一組,分別象徵了海洋和陸地的力量,
而大門兩側的則有四尊希腊英雄海克力斯的雕塑,
走進大門,在門的内側也有一些雕塑,用網子遮了起來,大概是為了防止鳥兒來築巢吧,
這是聖米歇爾大門内的圓頂天花板,可以說是巴洛克建築的代表性結構。
還記得小的時候,有一部電影,至今仍然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西西公主」,電影中西西是德意志巴伐利亞的維特爾斯巴赫公爵家的次女,他們一家人相親相愛過著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15歲的時候,她隨著家人一起去鹽湖區的巴德利舍,當時他們去那裡是為了送被選為奧地利皇后的她的姐姐海倫公主去參加訂婚儀式,記得電影中的場景是這樣的,驕小玲瓏的西西獨自去河邊釣魚,誰知道長長的魚鉤卻甩到了一位英俊帥氣的年輕軍官的身上,他就是她未來的姐夫,奧地利皇帝弗蘭茲,而弗蘭茲正在為他強勢的母親為他選的政治婚姻而煩惱。兩人相談甚歡,她的天真活潑和聰明美麗擄獲了弗蘭茲的心,弗蘭茲對她一見鐘情。回到住地後,西西有點心煩意亂,因為她知道他歡喜的人將要娶她的姐姐了,媽媽安慰她,因為某個公爵的舞伴沒有來,她可以去參加晚上舉行的宮庭舞會。
宮庭舞會上,冠蓋雲集,淑女如雲,弗蘭茲將要宣布他與海倫公主訂婚的消息,然而他卻心不在焉,心心念念的想念著白天遇到的公主,最後的時刻,西西公主進場了,贊禮官大聲喊出:巴伐利亞的伊莉莎白公主,美麗典雅,風情萬種的西西走了進來,弗蘭茲的眼睛為之一亮,接著是開場舞,弗蘭茲第一個邀舞對象的將是他的未婚妻,未來的奧地利皇后,姐姐海倫公主滿心期待著,然而弗蘭茲手捧鮮花,深款款的走向舞池,越過了海倫公主,走向了西西公主,他違背母親索菲的旨意,宣布和西西訂婚,西西將要成為奧地利的皇后。最後皇帝公主終於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故事啊,幾十年過去了,我還不曾忘記,而今天,將要走進西西公主生活過的地方,親眼看到她曾經穿過的衣服,用過的東西,以及她的真實畫像。
所以一進入大門,我們先參觀右邊的西西博物館,我們買了西西套票,可以參觀霍夫堡皇宮的皇帝起居室、西西博物館、銀器館,美泉宮的四十個房間的行程,以及另一個地方的皇室家俱博物館。2018年西西套票是29.2歐元,兩張59.8歐元。
這幾個展廳內部都不能拍照的,然而都有語音導覽解說。這是奧地利皇帝弗蘭茲. 約瑟夫的雕像,留著胡子的老年形像,與電影中的英俊帥氣有著很大的落差。
樓梯間都是白色的大理石所造,舖著白色的地毯,挑高的空間,盡顯皇家的氣勢,
聖米歇爾大門所在的這座宮殿叫做宰相宮,1723年由著名的巴洛克建築師所建,原為瑪麗亞·泰瑞莎的宰相所居住,後來,在 1857~1916年,二樓變成法蘭茲·約瑟夫的皇帝寢宮,旁邊是亞梅麗宮,現在開放其中21間房間,分為三個陳列區,分別是法蘭茲·約瑟夫居室、 伊麗莎白居室(位於亞梅麗宮)、亞力山大居室。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暱稱「西西」的伊麗莎白居室,可以看到大理石的小聖壇、路易十四的傢俱、名畫作品,還有機會端詳西西的畫像。
樓梯轉角的擺設,只有皇室才有如此奢華的
美麗動人、受人民景仰的西西皇后,二八年華時即嫁給法蘭茲約瑟夫,內心自由奔放的靈魂受宮廷傳統而禁锢,最後遭遇刺殺,結束了美麗而哀愁的一生,傳奇性的際遇留給後世無窮想像,也因此有了這間博物館的誕生。 博物館收藏有許多珍貴的畫作、遺物與服飾,每個展館依西西皇后的生活階段精心打造,這些展示再再投射出其內心世界,反映出她對繁瑣的宮廷禮儀的反抗,對瘦身、體操運動的狂熱,對其秀髮極盡呵護以及對詩歌的熱愛,刻畫出她真實而全面的樣貌。
1-22展間的内部不能拍照,所以只能用文字記錄,文長可以略過不看。以下的照片摘自霍夫堡皇宮的官綱。
1 死 Der Tod
展示著1898年撒手人寰的伊莉莎白的死亡面具,也有描繪在伊莉莎白皇后的棺木前長吁短嘆的弗蘭茲·約瑟夫皇帝的畫像、以及埋葬皇后的照片等等。
2 西西神話 Mythos Sisi
人民原本對很少待在維也納的伊莉莎白漠 不關心,但是當她結束悲劇的一生時,突然對她關心了起來,甚至孕育出各式各樣的神話。房間裡裝飾著赫爾曼·克洛茨製作的雪白等身大西西像。也可以看到奧地利知名女星羅密·施耐德扮演西西的電影海報等等。可以看到西西公主本人比電影中的西西更加美麗而高雅,她身高170cm左右,身材侥佻,長發如雲,如女神般的完美。
3 少女時代Das Mädchen
伊莉莎白是巴伐利亞公爵的女兒,在 1853年的夏天第一次見到弗蘭茲·約瑟夫,隨即訂下婚約。館內展示著西西10歲時模樣可人的木雕胸像、前往維也納的前一個晚上在送別會上所穿的衣服(複製品)等等。也描述了西西公主和她的父母兄弟姐妹感情深厚。
4 宮廷生活 Am Hof
在呈現出宮廷生活的大房間裡,有著為數眾多的肖像畫,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頭戴鑽石髮飾、身穿白色晚宴服的西西,和同一個時期描繪的弗蘭茲·約瑟夫皇帝的肖像畫並排在一起。
這是匈牙利皇后加冕儀式的西西、旁邊的展示櫃擺設著整套的首飾,星星般的髮飾成為西西公主的象徾,也成為經典的髮飾,甚至在紀念品店也有出售。
這是戴著紅寶石的西西肖像畫。
5 逃避 Die Flucht
討厭宮廷生活的伊莉莎白,後來頻繁地外出旅行,另一方面則醉心於騎馬,熱愛海涅的詩,自己也會作詩。自1889年獨生子魯道夫自殺以來,她就再也沒有把喪服脫下來過。展示品有麻的長禮服、皮革的扇子、白色的手套、體重計、珠寶箱、黑色陽傘等等。房間的最裡面還展示著製作於1873年,伊莉莎白御用的火車(複製品)。
這是西西穿過的服裝,可見她的身材非常曼妙。
6. 暗殺 Das Attentat
1898年9月10日,當伊莉莎白在雷夢湖上乘船旅行的時候,遭到義大利的無政府主者暗殺。在她當時所下榻的Beau Rivage 飯店的照片前,還擺放著當時作為兇器,被磨得亮晶晶的銼刀。據說凶手當時計劃殺另一個名人的,那個人並沒有出現,而听報導說伊莉沙白皇后要來,於是他便改變了目標,想殺一個更有名的人來引起世界的注目。
接下來是皇帝的居屋 Kaiserappartements -弗蘭茲·約瑟夫皇帝的房間
7護衛的房間 Trabantenstube
皇帝的護衛官必須24小時待命。皇帝和實客都必須先通過這個房間。
8. 謁見的休息室 Audienzsaal
在排隊等待皇帝接見時待的大房間。牆 上掛著2幅描繪著弗蘭茲二世一生中幾個具有歷史性場面的畫。
9 接見大廳 AudienzZimmer
放在房間正中央的繪畫是皇帝85歲時畫的肖像畫,也是在他死前1年生平最後一幅畫。弗蘭茲皇帝一生的工作非常勤奮,大多數時間都在工作或是接見臣民,在這這裡也放了皇帝的錄音給大家聽。
10 會議室 KonferenzZimmer
以皇帝為議長的大臣會議就是在這裡召開的。牆邊的大理石胸像是鎮壓住革命軍,拯救了整個國家的拉德斯基將軍。
11 皇帝的工作室 Arbeitszimmer des Kaisers
在懸掛著紅色布幕的工作室裡,裝飾著兩幅皇帝深愛的伊莉莎白肖像畫。這兩幅畫都是溫特哈爾特的作品,強調伊莉莎白引以为傲的長髮。
皇帝的工作台上也擺滿了西西和家人的畫像,體現出皇帝對西西的深深愛意。
12 寢室 Schlafzimmer
皇帝所使用的床是鐵製的,漆成咖啡色, 十分簡素。旁邊還放著折疊式的洗臉台,洗臉台上並沒有自來水龍頭,而是用2個直立的瓷罐。床頭的牆壁上掛著身穿喪服、騎在馬上的伊莉莎白畫像。
13 大交誼廳 Grosser Salon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紅色的交誼廳,裝飾著多幅油畫,其中有一幅較大的是描繪1898年慶祝皇帝在位50週年的慶典情況的畫。
14 小交誼廳 Kleiner Salon
過去作為紳士們抽煙用的吸煙室,現在則改建成弗蘭茲·約瑟夫之弟,同時也是墨西哥皇帝邁希米連的紀念館。
接下來是伊莉莎白皇后的房間
15 起居室兼寝室 Wohn-und Schlafzimmer
這裡一開始原本是皇帝夫婦的寢室,但是自從1857年以後就成了伊莉莎白一個人的寢室,和皇帝一樣,都使用漆成咖啡色、十分簡素的鐵床。由於她白天也幾乎都是在這個房間裡度過的,所以還有起居室用的沙發組和書桌,用一個小小的屏風作區隔。
16 化妝間 Toilettenzimmer
化妝台上還放著梳子。光是照顧她那頭長髮,每天就要花上3小時。牆角還放著為了保持苗條身段所使用的健身器材,房間的橫樑上則掛著吊環。 據介紹,她每天照顧她的長髮的時候,旁邊坐著她的希腊文老師,她一邊學習希腊文。
在下一個房間「大交誼廳」 的後面,還放著伊莉莎白所使用過的銅製浴 缸,另一邊還有陶瓷製的水洗式馬桶。
17大交誼廳 Grosser Salon
是伊莉莎白用來接待客人的地方,皇帝夫婦有時候也會在這裡共進早餐,這時候就會搬來來專用的桌子。牆上裝飾著由當時在維也納名聞遐邇的畫家魯克描繪的壁畫。
房間裡有大裡石的坐像,
18 小交誼廳 Kleiner Salon
牆壁上裝飾著弗蘭茲·約瑟夫皇帝年輕時的肖像畫。
19 大的休息室 Grosses Vorzimmer
房間的四周掛滿了美麗的地中海風景畫, 每當宮廷裡有辦什麼活動的時候,皇帝一家就會集合在這裡待命。
20 大的休息室 Grosses Vorzimmer
維也納會議召開的時候,俄羅斯的亞力山大皇帝曾經下榻於此,也使用過這一個房間。最後一任奧地利皇帝卡爾一世從1916 年起在這裡住了2年。
21 紅色交誼廳 Roter Salon
在白色和金色的牆上掛著紅色的葛布蘭式 花壁毯,是個金碧輝煌的房間。壁毯是巴黎製的,是路易16世送給約瑟夫二世的禮物。
22 餐廳 Speisesaal
用來作為哈布斯堡家族的人共進晚餐的地 方,
忠實地重現出當時的餐具和玻璃杯,刀子和叉子全部放在右側是傳承自哈布斯堡家族當時的習慣。
餐桌上的華麗裝飾品。
接下來是參觀皇宮宴會和銀器館,各種令人為之摒息的豪華餐具。
館内收藏了哈布斯堡王朝歷代的餐具,以陶瓷器皿和銀製餐具為中心,其中陶瓷器皿皆產自歐洲的名窯,琳瑯滿目地展示著各式各樣用最好的技術燒出來的餐具與茶具。銀製餐具則多是弗蘭茲·約瑟夫皇帝時代使用的物,
其中最值得一看的,就是法國皇后瑪麗· 安托瓦內特送給瑪麗亞·泰瑞莎,由塞佛爾出產的餐具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送給弗蘭茲·約瑟夫和伊莉莎白的明頓陶瓷、以及19世紀前半在米蘭製造,高達33公尺的镀金大托盤等貴重物品。各種餐具的奢華程度令人 嘆為觀止。
參觀的時候都有語音導覽說明,一開始以為不能拍照,參觀到一半時發現有人在拍的,於是去問了工作人員,說是可以拍照的,於是又回到開頭重新拍照,照片很多,另寫一篇說明。
走出銀器館,來到了這個中庭,弗蘭茨皇帝廣場,有一尊弗蘭茨一世史蒂芬皇帝雕像
紀念碑上手握權杖的皇帝高高站立在六面基柱上,基柱上雕著代表帝國的基礎: 礦業,農業,牧業,科學,藝術和國防。八角底座上的四個雕像分別表示皇帝講信譽,愛和平,堅強,公平的美德。銅像下還寫著皇帝的名言:我愛我的百 姓(Amorem meum popullis meis)。
正午的太陽很大,我們在陽光下拍了一些照片,想著該用午餐了,可是中庭中只有一家咖啡店,而合適的用餐地點也不知在何方,於是我們决定再坐地鐵去維也納大學附近的餐飲休憩圈用午餐,然後再沿著環城大道一路逛回來,而且昨日買的一日票還可沒過期,正好可以充分利用。
於是我們又通過聖米歇爾大門去地鐵站,廣場上有觀光的馬車,可以坐著馬車參觀各個景點,體驗一下中世紀的交通工具,
然而,一個小時40歐元的價錢還是讓我們卻步了,
於是我們還是按照原計劃去坐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