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C122424-01.jpg

(109年12月12日)

下午5點15分左右,我們離開建功嶼,前往總兵署,因為晚上7點30分有一個「夜遊後浦小鎮」的導覽解說活動。

金城古稱後浦,位於金門之西南隅,是金門人口最密集的城鎮,也是政治與經濟中心,其聚落早在唐宋時期即頗具規模,清康熙年間更成為政經中心。城中留下許多史蹟,如靈濟古寺於唐代即已創建,一旁的邱良功母節孝坊雄偉富麗;還有清代總兵署及奎閣、浯江書院等古蹟可造訪。莒光路、珠浦南路、光前路一帶仍有不少閩南古厝及洋樓,而具有日本大正風格的模範街成立,是金城最美麗的商店街。

因而設置了這樣一個免費導覽行程,讓遊客可以更詳細的了解這個小鎮,行程順序為:總兵署(起點)→北鎮廟→將軍第→陳氏宗祠→內武廟→浯江書院(朱子祠)→外武廟→浯島城隍廟→陳詩吟洋樓→奎閣→邱良功母節孝坊→靈濟古寺→模範街(終點)  

PC122424-01-1 (1).JPG

因著時間還早,我們先來到後浦小鎮的商圈小逛一下,這是位於莒光路上的「邱良功母節孝坊」,也是小鎮的指標性建築,附近有很多小吃的店家,正前方那家「蚵嗲之家」應該在綱路上很有名吧,很多人在排隊。另外這條街上也有很多特色的禮品店,金門貢糖、金門牛肉乾、金門菜刀等特色店,在這邊都有分店。

PC122424-01-1 (2).JPG

牌坊的另外一面,這家店除了賣蚵嗲,也買一些其他炸物,也有閩式燒餅,都很好吃的樣子,但我們下午三點才吃了高熱量的中餐,又看到這樣一堆高熱量的炸物,實在沒有什麼食欲,只買了一樣嚐嚐看,結果蠻好吃的。

PC122424-02.jpg

於是我們先到總兵署,晚上的導覽活動先報名登記好,然後去吃晚餐,想說簡單吃一下,不要吃大份量的餐了,弟弟找到了一家「生記餛飩麵」,簡單的店面,一半是廚房,一半是座位,點了一碗餛飩麵,誰知端上來又是一大碗,面條很多,餛飩卻只有三顆,匆匆的吃了,照片也沒有拍。

吃完走回總兵署,順便又逛了好幾家店。一家是貢糖專賣店,店員不停剪開不同口味的貢糖讓我們試吃,搞得我們很不好意思,先買了一個小記念品,並答應最後一天再來光顧。又逛了一家藝品店,店裡滿坑滿谷各種各樣不同材質的風獅爺,看得眼花繚亂,最後買了一個小小的Q版風獅爺。另外還逛了一家金門刀具的店,有趣的是店裡左面櫃台中展示著光燦燦閃亮亮的刀具,右邊又展示了許多生銹的炮彈,實在無法想出兩者的連接點。

回到總兵署,走入紅漆大門就是寬敞的前院,正面是威武的大堂,兩旁各有一排廂房,都是紅色的木門窗,展現出官府的威嚴。

PC122425.jpg

兩旁的廂房中有很多展示,乘著等待的時間,撿有趣的拍了下來。

PC122426.jpg

PC122427.jpg

PC122428.jpg

PC122429.jpg

PC122430.jpg

PC122431-01.jpg

PC122433-01.jpg

這些都是我們平時不會去注意到的知識,在這裡了解一下,也是蠻有趣的。

​​​PC122424-03.jpg

​7點30分,導覽員準時到達前院,由於參加人數眾多,分為2隊,每隊30人左右,我們這一隊就以總兵署為起點。

站在前院,導覽員介紹了總兵署的由來,有趣的是門口的這兩棵大榕樹,其實是同一棵樹,右邊矮小的是主幹,左邊的是由主幹的氣根發展出來,卻長得高大挺拔,枝葉茂盛,比主幹還要高大。

接著導覽員又帶大家走入兩側的廂房,這裡有一些圖畫展示了金門的大概的歷史,說起來金門的歷史比台灣要早很多得多。

金門古稱「浯洲」,早在晉代時,由於五胡亂華,戰亂紛紛,中原民眾避難逃到這裡,開始了最早的開發。

 唐朝朝廷在浯洲設置馬場,由陳淵任牧馬監,陳淵在用心監督牧馬職務的同時,教導跟隨他而來的十二姓民眾開墾荒島,使荒瘠之地變成沃土。

 宋神宗時,設立都圖加以管理。而靖康之亂時,又有豪門大族率眾來到浯洲島開發山海之利,從此金門的開發更具規模。  西元1153年秋間,儒學宗師朱熹曾渡海到浯洲講學,並設立書院,教育金門子民,從此文風大興,人文蔚起。

元成宗大德元年,建立了浯州鹽場,下轄大小十座鹽埕,同時也設置了學村和浯洲書院。 當時浯洲鹽產業到達顛峰,造就沙美老街萬商雲集與百業繁榮的盛況。 

明初,明太祖洪武廿年任命江夏侯周德興於浯州置「守禦千戶所」,築城設寨以抵禦倭寇,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勢,故名曰「金門城」。  

明末清初,鄭成功和魯王先後以金門為據點,從事反清復明之工作。金門時為鄭氏所有,時為清兵所據。清康熙年間曾下達遷徙令,令島民全數遷入內地,破壞了所有的建築,金門成了荒無人煙之島,直到台灣入清版圖,島民才獲准返回金門,重建家園。  其後清朝朝庭在金門設立獨立的水師鎮營,以抵御東南沿海的海寇。當時時金門人投軍從戍,人才輩出。

民國26年日本侵華,大小金門曾一度淪陷,居民紛紛逃向內地或南洋。直到民國34年抗戰勝利,金門才重回袓國懷抱,始得光復。

冷戰年代,金門成了戰地前線,經歷了許多砲戰,而金門的建設也是以國防為主,反而保留了許多古厝洋樓等建築。民國81年11月6日國防部宣佈終止戰地政務,金門才解除一切宵禁規定,實施地方自治,民選縣長。  

民國82年開放觀光,84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亦是第一座以維護戰役史蹟、閩南文化資產為主且兼具保育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從而引來大批遊客遊玩這獨特的人文自然景觀。

PC122435-01.jpg

第二個展廳,展示了總兵署的模型,這裡原為明萬曆年間才子許獬讀書之所,稱為「叢青軒」,至清康熙21年,當時的總兵陳龍遷治後浦,將此軒改建為總兵署衙門,保留至今,為台閩地區碩果僅存的總兵署衛,列為縣定古蹟。

PC122447.jpg

原來的建築共有三列房舍,後來因為經費的因素,兩旁的房舍賣給了民間富商,最後都拆除了,只剩下中間的一堂二房四廳,第一進為大堂,第二進為總兵大人辦公議事的內署,第三進為官眷居住的内宅,兩邊廂房分列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房。第三進後面還有一個後花園,園中有一棵樹齡百年的木棉樹。

PC122449.jpg

大堂的前面有這樣一塊石頭,不知情的人也許會把它當作一個石墩子,累了可以坐一下,其實這是古代武秀才武舉人考試時,考驗武力所用的。

PC122450-03.jpg

大堂的兩側有一個古代刑律的展覽,看一看也是蠻有趣的,

PC122450-04.jpg

PC122451-03.jpg

PC122452.jpg

大堂下面的地下坑道做成了一個古代監獄的模擬場景,不過當年真正的監獄並不在此,而是在旁邊別的地方。

模擬監獄中有兩個受刑人的蠟像,這一個窮凶極惡,實足一個大壞蛋的樣子,

PC122453.jpg

而這一個就像是受了冤枉的正義人士。

PC122455.jpg

這裡還有一個小吏的蠟像,做得維妙維肖。另外旁邊還有一些刑具的展示。

PC122460.jpg

這是總兵署的後堂,掛著紅燈籠,一派安靜詳和。

PC122461.jpg

接著導覽員又帶我們到了後院,這裡有一段大木頭,做成了奇怪的形狀,外圍又用扁鐵箍起來,原來這是古早人用來搾油的工具。

(旁邊有一塊說明牌,上面寫道:古代的中國人,很早就知道使用動物性油脂,至於植物性油脂的取製,到明清時代就己相當完備成熟,流传到民國初年,制法與機器變化不大。土豆(花生)是金門的土產,除食用外,以供榨油為主, 土豆油可用來烹飪,也用來點燈,極盛時金門原有三十多家榨油坊, 現在已剩下不到幾家,榨油的機具大致有油車(榨具)、橦木(木栓 )、石輪、鍋灶、蒸桶與脫殼機。製法是,先將土豆或芝麻以文火慢炒,直到透出香氣,再輾碎篩選,加以甑蒸,取出用稻麥高樑的穗稈包裹成餅形(近代是舀入套有塑膠布的箍圈內),等散熱後再放入油車壓榨。油車主要是一根巨大的榨木,中間挖空,另在榨木内劃出平槽一條,下沿鑿一出油孔,引導油脂流出,下置容器承接。金門的榨法有三種:1. 泝石塊撞擊法。2.沴打樁法。3.齒輪旋轉法。現場展示的油車應是第一種,不過目前構件不全,有所殘缺。)

據說原來中間的油槽中有很多小木樁,用來榨油用的,隨著開放陸客旅遊,慢慢的都被拿光了。

PC122461-01.jpg

總兵署的導覽大概花了將近一個小時,接著帶我們離開總兵署,遊覽小鎮上其他的景點。

PC140129.jpg

第一站是將軍第,由於晚上太暗沒有拍照,這是後來補拍的,導覽員介紹了很多,但沒辦法全部記下來,以下是旅遊綱站的介紹。

將軍第創建於清朝時期,為浙江溫州鎮總兵–盧成金的宅第。盧成金從小家貧,原是福建人,後來隨父親遷居至金門,年約二十歲時便決定棄文從武,投金門鎮任標兵,緝捕海道呂建奇功,獲得賞識,官至溫州鎮總兵三年後才告老還鄉。 
將軍第內保有盧成金的戰袍、武器,以及本人與夫人的半身畫像,最特別的是神龕上方屋樑懸掛了一個牌匾,上有「皇恩誥命」,可見盧成金的戰功顯赫,宅第建築本身是典型的三合院,是金門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建築,因此被列為金門縣立古蹟。

PC122463.jpg

接著是邱良功故居,看起很簡單朴素的一幢建築,導覽員講了一段軼事,相傳邱良功顯貴後,擬就故宅修建爵府,因而向四鄰商購房地,其中一戶蔡姓地主堅持不肯讓售,因而造成爵府未建,舊宅因此保留至今,此傳說凸顯山邱良功為人的溫良恭儉美德,雖奉旨建第,不因己身顯貴而仗勢凌逼鄰里。

邱良功是金門後浦人,生於乾隆34年,他出生才35天,父親就過逝,幸賴母親茹苦含莘撫養成人,嘉慶14年,邱良功以軍功擢浙江提督,會同福建提督王得祿剿捕盜蔡牽,皇上下諭,著加恩晉封男爵,並賞翎管、玉牒恩賜,嘉慶22年上京覲見,在回任途中病故,歸葬於金湖鎮小徑村,邱良功墓園,也是縣定古蹟。

邱良功古厝中有幾樣特殊文物,聖旨石、石臼、石井和鼓形凳,因是晚上不方便入內參觀,導覽員建議我們改白天再來參觀。

PC122464.jpg

邱良功故居,是連棟建築,右棟現為邱家後人居住,而左棟現修復為「金門傳統音樂館」,這是金門縣文化局為活化古蹟推廣在地傳統文化,在重建「邱良功古厝」後,在西側宅院成立了「金門傳統音樂館」,致力於傳統鄉音復育工作,而「南管」正是金門最在地的傳統音樂。

行程到了這裡,數了一下人數,還剩下二十個人。

金門陳氏宗祠.jpg

接著是「陳氏家廟」,由於當時晚上光線很暗,沒有拍到照片,以上照片是從「金門觀光旅遊」綱站下載的。

陳氏家族散居金門各地,是金門第ㄧ大姓,人丁興旺而有「十三陳」之稱,後埔的陳氏大宗祠潁川堂,為金門「十三陳」的總祠,燈號「太子太傅」。

潁川堂建於清光緒30年,目前的建築是民國63年重新整修,我們只是看了一下外觀,據說內部點金柱上有清宣統2年完成的鎏金式對聯,堪稱金門之最;此外,陳氏宗親於明清兩代計有進士13 位,其匾額均懸掛於忠賢祠,為一大特色。

印象深刻的是,宗祠入口一座壯觀的四柱三開間石雕牌坊,上面的紋飾雕工細緻,加上宗親會總幹事等捐贈舖設的條狀石埕,使得整座宗祠更顯氣勢磅礡、巍峨壯觀。據說這是在民國86年,由陳重光出資建造的,石材及雕工均取自大陸。

導覽員又介紹了宗祠旁邊的「後浦16藝文特區」,我們計劃最後一天白天再來逛逛。

PC122465.jpg

接著又經過了一個基督教堂,裡面燈火通明,正在舉辦活動,我撇開眾人跑進去看了一下,又拍了一張外觀的張照片。

PC122466.jpg

接著是浯江書院,金門古稱浯州,是個文風鼎盛的地區,宋代以來曾設有四大書院(燕南、金山、浯州、浯江)。

浯江書院的原址是清同安縣的通判衛署,在清乾隆45年,由黃汝誠先生捐資,買下改設為書院,成為金門的第四座書院---浯江書院,也是目前僅存的一座。書院中庭為講堂,後進設立朱子祠,奉祀宋代理學名儒朱熹,以宣揚明儒朱熹。祠中留存了朱子學規及歷代鄉賢的褒揚匾額。經過歷年數次整修,1970年以鋼筋水泥取代原本的木構建築,使得浯江書院中只有朱子祠保有原有的傳統建築和形制,所以只有朱子祠列為國定古蹟。

PC122467.jpg

走進書院大門,中庭的正面是主講堂,此時仍是有燈光,似是有人在挑燈夜讀。

PC122468.jpg

大家魚貫而入,走進這古色古香的古代學堂,一窺古代讀書人的聖殿。

PC122469.jpg

講堂內非常寬敞,講台的上方「繼往開來」一匾,是朱子格言中很有名的一句,這四個字出自《朱子全書 周子書》:「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

講台上安有朱熹坐姿講學銅像,後懸朱熹手寫的「太極圖說」:易有太極,是生两儀,两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搭配前面經綸滿腹的先生,感覺有著非常高深的學問。講台下佈置了課桌椅,遊客們每人一椅坐了下來,一邊聽講解,一邊休息一下,尋找古代讀書人的感覺。

講堂上也懸掛了多塊褒揚歷代鄉賢的匾額。

PC122471.jpg

書院的後進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朱子祠」。正門上「朱子祠」三字匾額是由國學大師錢穆所書,非常珍貴。

紅色的外牆加上紅色的燈籠,感覺一片通紅,與朱子的朱字很是相配,不知是否因為這個原因而選紅色外牆的。

歷史上的金門文風鼎盛,南宋時期,理學家朱熹曾在宋高宗紹興23年(西元1153年)擔任同安縣主簿,當時金門為同安轄地,相傳朱熹任內曾兩度蒞臨金門島,金門人受朱熹教化,讀書風氣更盛。

PC122472.jpg

金門人為感念朱熹,所以於清乾隆45年建浯江書院的同時,並在書院後方建朱子祠奉祀,浯江書院是金門古四大書院中現今僅存的一座。

PC122474-01.jpg

1156年,朱熹在燕南山設立書院辦學,稱為燕南書院,是金門最早的書院,後來因故拆除,但卻開啟了金門的文風鼎盛。明清以後的科第人才輩出,金門舉人進士達上百位,而有「海濱鄒魯」之稱譽。意思是說 位處海之濱的金門 輝煌的文化學術成就與孔子的故鄉"魯"、孟子的故鄉"鄒" 不相上下。

PC122475.jpg

朱子祠內,設有「先賢朱子熹神位」,成為讀書人的精神象徽。金門過去屬於泉州府的同安縣管轄,非是縣級不能興建孔廟,因而由朱子祠取代孔廟的地位,每年都有祭祀朱子的祭典活動。

PC122479.jpg

接下來一站是浯島城隍廟,這是金門地區居民信仰中心之一,始建於明朝末年,歷經多次整修,直至民國82年拆除並擴大規模重建,近年改成花崗石、水泥等建造,讓廟宇更加氣派宏偉。

著名的金門浯島迎城隍,源自清康熙19年,原來設於金門千戶所城的城隍廟,因總兵署移至後浦,於農曆4月12日將城隍爺也分火到後浦奉祀,此後即以此日作為後浦城隍爺生日,並由此衍生熱鬧的農曆4月12日迎城隍活動,相沿至今已有330年的歷史。

PC122477.jpg

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日的「浯島城隍遶境」,是金門最盛大的宗教活動,近代更將這個重要的日子結合觀光文化季,邀請各方陣頭表現傳統藝陣,也讓旅人親身體驗金門宗教文化內涵之精彩。

PC122480.jpg

接著導覽員又帶我們來看這間舊舊的房子,二樓的牆面已經有裂縫,一樓的拱門要靠鐵柱子撐起,這裡原來是一間金店,

PC122481.jpg

金店的旁邊這一間在古早時期是一家診所。

到了這裡,參加導覽的人只剩下9個人。

PC122482.jpg

診所的對面這一條小小的巷弄,是以前後浦鎮的主要商業街,沿街有了多商店。

在右邊的空地上有一個像橫倒的水塔的容器,是以前做酒的工具,以前的金門人很多都會用地瓜和高樑釀酒,而金門高樑酒就是源自於葉華成的酒廠,後來被政府征收,並下令私人不准釀酒,酒成為政府公賣的商品。(感覺這樣有點鴨霸呢)

PC122483.jpg

接著這一家是一幢洋樓,

PC122484.jpg

這一棟陳詩吟洋樓,是1903年到新加坡、印尼經商致富的陳詩吟所建,去國近30年的他斥資3萬銀元打造安身立命之處,打算在這安享晚年。可惜洋樓工程進度還未過半,陳詩吟就與世長辭;他的妻子薛賢珍承繼遺志完工,但入住不滿4年,因日軍侵華而返回僑居地。

整體建築為出龜洋樓,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平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亦有後落的配置,規模宏大。洋裝飾精緻,有南洋風十足的窗楣百葉窗,正面山頭有雙龍拱仙女、柱頭、簷飾帶等處展現中西各異的主題;洋樓裡最可貴的建築裝飾是山頭壁面的「憨番抬厝角」及「印度番庸鼓勵人偶盤托仙桃」。於95年被列為縣定古蹟。

如今,因後人意見不一,金門縣政府未能買下產權,不能展開修復,為防止繼續破敗下去,上面建了鋼構屋予以保護,斑駁老宅隱身在大鋼架裡,彷彿藏著不可承受之重的歲月秘辛。

PC122486.jpg

到了奎閣這一站,已是晚上9:22,參觀的人只剩下五人,

奎閣由後浦人林斐章興建,鑑於入清後,金門地區從明「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與「無地不開花,無金不成同」的文風鼎盛轉變為反映尙武風氣,改以武功揚名的「九里三提督,百步一總兵」,為延續明朝的文風宦績,而興建奎閣來振興金門文運。

奎閣是一棟二樓三簷正六角形建築,供奉的是魁星,整體結構採簡潔明快的木結構技術,精巧而質樸,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曾在民國33年及52年兩次重修,但卻不改原貌,列為縣定古蹟。

由於金門以前不屬縣,不可以建孔廟,因而金門子弟參加科舉考試前,都會來這裡祈求考運,能夠心想事成,金榜題名。

2007年開始,金門縣文化局於每年5、6月考季來臨前會舉辦祭拜魁星的活動,一方面是活化古蹟,同時也符合奎閣的創建本意。

PC122488-02.jpg

接著是位於莒光路的邱良功母節孝坊,邱良功的母親許氏,是清朝振威將軍邱志仁之妻,在邱良功滿月不久,父親邱志仁就與世長辭,當時年紀尚輕的許氏,辛苦地把剛滿月的邱良功撫養長大。邱良功成年後投身軍旅,從基層軍人累昇至將軍,嘉慶十四年邱良功升任浙江水陸提督後,奏請皇帝表揚母親許氏,獲仁宗皇帝嘉許,誥贈邱母為一品太夫人,並建坊表彰其守節撫孤教子之功。

PC122491.jpg

這座牌坊建於西元1812年,節孝坊的結構形式為四柱三間三層,以高級的泉州白花崗石和青斗石雕刻建築而成,高度超過十公尺。四根柱子底下分別有四對雄、雌石獅作為夾柱石,牌坊頂端則有聖旨牌與石獅,牌坊的龍柱、雲紋等雄偉樸實的雕刻,裝飾種類繁多,包含動、植物、器物、吉祥圖案,牌坊的樑柱前後刻有四對楹聯,分別記載頌揚許氏節孝事蹟與美德。

是臺澎金馬地區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牌坊,也是金門唯一的國定古蹟,素有「閩臺第一坊」的美譽。

PC122487.jpg

牌坊上刻有許氏丈夫振威將軍邱志仁以及兒子浙江水陸提督邱良功的赫赫功績,以及象徵邱良功功成名就後返家的精采情節雕刻,皆是出自內陸名師的巧手。

PC122493.jpg

晚上9:34,我們到了最後一站模範街,只有我和弟弟兩個人堅持到了最後。

模範街原是明朝末年,鄭成功於後浦練兵的內校場,西元1924年由金門縣商會集資興建,由32間連廊式洋樓店屋所組成,建築採中國式風格,裝飾雕花精美的窗飾及鳥踏,整體街道卻具日本大正時期的建築風格,成功融合中日式風格於一體,同時亦融合西式磚造,風格獨特,整齊美觀,是金門現存最具特色的老街。

導覽員也介紹到,在民國32年盟軍的炸彈炸毀了這條街,後來經過整修,得以重建風華,再次成為金門的熱門景點,但是如今的牆面上仍然留有細小的裂縫,圖案有錯位等曾經被破壞的痕跡。

兩個小時的後浦夜遊到此結束,我們與導覽員道謝道別,又繼續在模範街逛了一會,但是很多店家俱已打佯,只有幾家藝品店還在營業,其中有一家將閩式建築上的花式瓷磚圖案做成包包和瓷磚杯墊,到是蠻有趣的,只是用瓷磚做杯墊的材料,感覺生硬了一點,所以並沒有買。

2小時的夜遊,我們遊覽了許多古跡,果然金門的歷史比台灣要早許多,古跡也多了許多,而且金門縣政府也在古蹟的維護和活化上做的非常成功。

以下是從金門日報摘錄的金門簡史,有助於我們更好的了解這些古跡的歷史背景。

(金門古稱「浯洲」,早在晉代時,由於五胡亂華,戰亂紛紛,中原民眾避難逃到這裡,開始了最早的開發,當時有蘇、陳、吳、蔡、呂、顏六姓。

      唐朝貞元十九年(803年),朝廷在泉州設置五個牧馬場,浯洲為其中之一,由陳淵任牧馬監,從此金門開始設置行政機構。當時有十二姓隨陳淵入島開墾。陳淵用心監督牧馬職務,同時致力於教導民眾開拓荒島,在長年刻苦經營下,使荒瘠之地變成沃土,隨來的民眾,按照姓氏分配土地開墾,形成了聚同姓於一自然村的特性。後世子孫為感念陳淵開發金門,稱之「開浯恩主」建廟奉祀至今。  

    宋神宗時,設立都圖加以管理。而靖康之亂時,又有豪門大族率眾來到浯洲島開發山海之利,從此金門的開發更具規模。  西元1153年秋間,儒學宗師朱熹任泉州同安縣主簿,兼治學事,曾渡海到浯洲講學,並設立書院,教育金門子民,從此文風大興,人文蔚起,明代至清代,金門科甲冠冕十方,留下「海濱鄒魯」、「一榜五進」、「八鯉渡江」、「父子進士」、「無地不開花、無金不成同」及「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的美譽。  

    元成宗大德元年(1308年),建立了浯州鹽場,下轄大小十座鹽埕,同時也設置了學村和浯洲書院。 當時浯洲鹽產業到達顛峰,造就沙美老街萬商雲集與百業繁榮的盛況。 

    明初,朝廷為保此東南要塞,明太祖洪武廿年(1387年)任命江夏侯周德興於浯州置「守禦千戶所」,築城設寨以抵禦倭寇,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勢,故名曰「金門城」。  

    明末清初,鄭成功和魯王先後以金門為據點,從事反清復明之工作。金門時為鄭氏所有,時為清兵所據。清康熙年間曾下達遷徙令,令島民全數遷入內地,破壞了所有的建築,金門成了荒無人煙之島,直到台灣入清版圖,島民才獲准返回金,重建家園。  

    其後清朝朝庭在金門設立獨立的水師鎮營,以抵御東南沿海的海寇。當時時金門人投軍從戍,人才輩出,官從守備都司至兵部尚書,可謂武績宣赫,有「九里三提督,百步一總兵」之稱。  

民國肇建,旅居新加坡的金門僑胞向政府陳情,於民國四年(西元1915年)金門改為獨立縣。  

    民國二十六年(西元1937年)日本侵華,抗戰初起,同年十月二十六日砲擊金門城並登陸,大小金門曾一度淪陷,居民紛紛逃向內地或南洋。直到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抗戰勝利,金門才重回袓國懷抱,始得光復。日軍戰敗,和平後不久,國民政府退居台澎金馬,金門與馬祖成為「反攻復國的跳板,世界和平的前衛」。  

    在世界兩大陣營冷戰的年代,國共內戰期間,金門經歷了「民國三十八年(西元1949年)的古寧頭大捷」、「民國三十九年(西元1950年)的大二膽大捷」、「民國四十三年(西元1954年)的九三砲戰」、「民國四十七年(西元1958年)八二三砲戰」及「民國四十九年(西元1960年)六一七及六一九砲戰」等,與德國的柏林圍牆,韓國的板門店,同為全世界三大軍事衝突區,均為世人皆知,眾所矚目的地方。直到民國六十七年(西元1978年)中美斷交,才結束中共的「單打雙不打」。  

    而於民國四十五年(西元1956年)七月十六日實驗的戰地政務,隨著兩岸關係的解凍,民國八十一年(西元1992年)十一月六日國防部宣佈終止戰地政務之後,金門才解除一切宵禁規定,實施地方自治,民選縣長。  

    民國八十二年(西元1993年)二月七日開放觀光,為能妥善保存維護本地區之人文史蹟及自然地景,於民國八十四年(西元1995年)十月十八日,正式成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為我國第六座國家公園,亦是第一座以維護戰役史蹟、閩南文化資產為主且兼具保育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  

    民國九十年一月一日正式開放金門、馬祖與對岸廈門、馬尾實施小三通,開啟了海峽兩岸停航達五十年之久後的序幕。  )

(以上文字摘自金門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